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正文

天天速读:刘应科:扎根乡村教育32年 奉献青春无悔一生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3-03-07 15:02:19

为同学们上课。(刘应科 提供)

在林海茫茫的哀牢山脚下的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马邓村,有一个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的片区——马草河,曾经因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土地贫瘠、离政府驻地最远,成了当地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在这里,刘应科扎根乡村教师岗位32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助力马邓村步入乡村振兴大道。


【资料图】

曾经一心想要离开的地方

后来成了再也离不开的故乡

1974年,刘应科出生在马邓村蕨蕨林村民小组,自幼立志要走出大山的他,在16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沅一中。每年上百元的学费、生活费,让这个还未解决温饱的家庭一筹莫展。当他看到体弱多病的父亲为筹集学费而整夜辗转难眠、白发早生,最后只得忍痛放弃上高中的机会。在那个假期,乡里准备招一批代课教师补充乡村学校教师资源,在那个温饱都未解决的年代,上过初中就算是“知识分子”了,最终,刘应科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代课教师,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16岁那年,刘应科一个人背着铺盖和粮食,徒步来到了距马邓村委会驻地十二公里的马草河小学。刘应科回忆说:“刚到马草河小学,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低矮破旧的草棚,四面没墙、没门窗,由于年久失修,房子的四周、草棚上长满青苔和杂草。”刘应科跟老乡找来锄头、镰刀,把草棚四周打扫干净,又到附近的山上砍了些木料和竹子,搭了几张简易的桌子和几条凳子,找来稻草拴上算是“窗帘”和“门帘”,让房子可以遮风挡雨。

经过几天的忙碌,学校总算有了点模样,一切准备就绪,刘应科信心满满地坐等学生来上学。

那时,从未走出过大山的老乡们,几乎连汉话都不会讲,见到陌生人就藏了起来,哪有人知道读书是什么?读书会有什么用?在他们看来,让孩子读书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倒不如放牛看羊,帮助家里做农活更实际些。开学已经两天了,刘应科没有等来一个学生。

如此尴尬的局面,让刘应科措手不及。他想起自己的老父亲是当地草医,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威望还是比较高的。于是,刘应科回家央求父亲:“爹,我一定要让这些孩子学会汉语,一定要让他们走出大山,您就帮帮我吧!”刘应科用一颗炽热、执着的心感动了年迈的父亲。后来的几天里,父子俩往返奔波于各家各户,终于,有家长同意让孩子来试读几天,开学的第四天,学校终于来了3个学生。

“我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又带着同学们去动员其他孩子”,刘应科说。最终,马草河片区的50多个孩子都相继入学。

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小的六、七岁,大的十四、十五岁,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截然不同。因此,刘应科采用“三级复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先教会年龄大的、更容易教的学生,再由这些学生当“老师”辅导其他学生。

脚下踏出走向学校的路

肩上搭起通向山外的桥

26岁那年,为了让马草河小学的学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政府决定把马草河小学撤并到马邓村完小,刘应科担任村完小校长。

这时,刘应科所面临的困难就是控辍保学。同学们没有吃的就没有办法来上学,没有穿的也不来上学,交不起课本费也不来上学。没有吃的,刘应科千方百计向党委政府反映,积极争取民政救助,把自己的妻子也接到学校,义务给学生煮饭吃;没有穿的,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他们穿,衣服破了就让妻子给学生缝补;交不起课本费,就千方百计搞勤工俭学,让学生自给自足,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

学生上学的道路坍塌了,刘应科就带着老师去修通;桥断了,就去搭好;哪个学生没有到校,刘应科就等其他学生睡了后,半夜三更去家访。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刘应科走遍了马邓村670户人家,用脚步在38.6平方公里的马邓村形成了十多万公里的轨迹。

刘应科回想当年,觉得最困难的还是马草河片区孩子们上学途中的拦路虎——河水!刘应科说:“我已经记不得领着老师、家长,在河上搭过多少次桥”。在雨季,今天搭起的桥,明天就冲毁了。所以,每个星期天下午,他和学校的老师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到河边把学生接过河来,星期五又步行十多公里,把学生安全送过河去。

山路是那样崎岖、那样泥泞,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但是,刘应科没有停下脚步,因为路的那头,等待他的是一个个渴望读书、渴望走出大山、改变贫困现状的孩子。

32年不曾离去

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2年的坚守,是清贫的。“代课时,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元,每个学期还要替学生缴纳好几百元的课本费,最后往往所剩无几,生活极其清贫。”刘应科说:“曾经,走出马邓村的同龄人写信告诉我外面的美好生活,劝我放弃代课,一同到外面打工,一个月就能赚我一年的收入时,我也迷茫过,但从来没有动摇过留下来的决心。”

32年的坚守,是孤寂的。在无数个夜晚,刘应科也曾无数次仰望星空,向往着山外的花花世界,可回头看看身边酣睡的孩子,他们是多么渴望知识,他一旦离去,孩子们将无学可上。孩子才是明天的希望,山里的孩子更需要他,当初不就是想当老师才去考试的吗?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学到更多知识,不但是自己的最初想法,更是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和使命,最终那个大“我”战胜了小“我”。

32年的坚守,是幸福的。刘应科把汗水一点一滴挥洒在了马邓村这片土地上,青春一分一秒消逝在了三尺讲台上。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像一粒粒种子,在这片大地上顽强生长,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了大山,融入了外面的大世界,他们之中,有的成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有的成了人民子弟兵,有的成了个体工商户。2021年,刘应科的儿子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门父子皆为师,奉献教育两代人”,刘应科说:“我虽然没有走出大山,但许许多多的孩子,带走了我的梦想,实现了我的梦想,我是自豪的、骄傲的,更是幸福的。”

“我的经历与千万个乡村教师的经历是相同的,32年坚守在马邓村,我无怨无悔,我还会一直坚持下去。”刘应科说。

为方便马邓村马草河片区的孩子上学,目前,马邓村完小还继续保留着小学两个年级和幼儿园。32年,刘应科已经把爱播在了这片热土上,把根扎在了这片热土上,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在乡村教育事业中演绎着自己的幸福人生。

(来源:普洱日报 通讯员:卢英 编辑:罗元境)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