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康市紫阳县西边的营梁村,满山的茶树接连成片,座座茶山中一栋又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让青山绿水间多了几分人气,而这其中尤以杨家园子最为热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杨兴康是杨家园子的主人,十二年前辞去工作的他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农家乐生意。2011年,从事销售行业的杨兴康每个月挣着三千元的工资,拥有一个月5天的假期,让他时不时就能回趟家,生活不说惬意也是稳定,但一次工作上的调度使他面临着被外派东北地区的变动。作为长期生活在南方气候环境下的人,兴康有点接受不了北方的气候环境,因此,心里便有了换个工作的想法,而这时母亲的一通电话让他下定了回家的主意,“我妈打电话说她一天在家赚了五千多块,还问我一个月能拿多少。”面对工作的不顺心和家里生意火爆的情况,杨兴康回到了营梁村,在杨家院子里当起了一名农村大厨。
营梁村位于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据传,当年洪秀全的太平营驻扎在此,于是背靠军营的山峦被称为“营盘梁”,而梁上村庄便被叫做了营梁村。1953年,安康专区茶叶指导所在营梁村成立,它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安康地区唯一的一个茶叶科研机构。
营梁村观光茶园
得益于茶叶指导所的帮助,营梁村的茶叶产业起步快、发展早。“我们家1990年开始做茶,最忙的时候14天14夜机器也不停,后来因为做了农家乐,就把茶叶放下了。”杨兴康的父亲杨祥军介绍到。杨祥军是一名老茶人,当他开始做茶时连“老四套”也没有,只有用木板、白布制成的工具,而且每次杀青时都必须先用白炭火慢慢烘去异味,避免与茶叶串味。这样复杂繁琐的流程一天下来,也不过产8斤左右,如今回忆起来杨祥军仍在反复说到“搞这个活太辛苦了”。和大人们制茶时的辛劳相比,孩子们却对采茶乐意多了。九十年代,紫阳茶叶已经有了一定市场,一斤鲜叶的收购价都来到了20元左右,在杨兴康的回忆里,每周末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去茶山采一斤茶,然后拿着卖茶所得的钱去买好吃好玩的,“那会二十块钱是‘巨款’呀,我们村的小孩应该是紫阳县当时最幸福的小孩了。”
当问到为什么如今不再做茶时,杨祥军父子的回答一是累,二是利润越来越少。作为紫阳县茶叶产业起步较早的村庄,为什么营梁村的茶叶利润会逐渐走低呢?
营梁村的茶叶虽然起步较早,但全部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包装、销售流程,而其中不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直接导致了整个营梁村的茶叶作坊,发展数年后也没有成为标准茶厂。到了2022年,营梁村现有的26家茶叶作坊没有一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好在依靠早先北五省会馆的影响和后来富硒茶叶观光园的建立,营梁村在单一茶产之外,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道路。
从空中俯瞰营盘梁,其山势犹如盘踞的一条卧龙,南邻任河,有襄渝铁路、包茂高速、省道临境而过,其西有北五省会馆林立,可谓是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因而,每到春夏时节,营梁村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旅客,来感受自然风光,体验茶叶文化。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营梁村因地制宜,发展出一条“茶叶立村、旅游强村”的道路。
从2000年左右开始,杨祥军在做茶之外经营起了农家乐。但是,到了茶季也往往是踏青旅游的人最多的时候,而白天一边收茶一边给客人做饭,晚上一边制茶一边准备食材成为了那段时间杨祥军一家的日常。后来,随着农家乐生意的愈发红火和茶叶利润的逐渐走低,杨祥军就放下了茶叶,着重经营起了农家乐。
杨家院子
早期的杨家院子没有菜单,饭菜也很单一,但是凭借原生态的农家菜和热情的服务,也开始小有名气。到杨兴康接手时,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本地客源,许多紫阳人提起正宗的紫阳农家菜,首先想到的便是杨家。
彼时24岁的杨兴康,刚刚辞去工作从大城市回到农村,怀揣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对农家乐生意有自己的看法,“我就是想回归原生态,做紫阳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兴康走访了许多农户,向他们学习紫阳农家菜的做法,后来据此更新了自家菜单。另外,他还在家种植多种蔬菜以便让客人吃到真正的绿色有机。随着杨兴康的悉心经营,杨家院子愈发红火,整个紫阳都肯定了杨兴康的“原生态”模式,甚至说“再难缠的客人去趟杨家院子就满意了”。而在当时的杨兴康心中却有一个更大的计划,“我刚回来就给我爸提过民宿的概念”。从大城市归来的兴康见识更广,同时从小长在紫阳的他也更能意识到营梁村的文化及自然景观对外地游客的吸引程度,因此就有了将农家乐升级成为民宿的计划。
民宿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指提供住宿并附带早餐的家庭式旅馆,后兴盛于日本,变成了一种乡村旅游模式。2015年前后,我国的民宿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众多旅游景区将原有农家乐升级改造成为民宿,一方面配套设施的升级给地区带来了环境上的改善,另一方面消费者多元化的游乐体验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于相对落后的紫阳县而言,民宿在当时还是个不知就里的事物,因而杨兴康的“大计划”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只好被搁置。
有些时候人对未来的想象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它总能时不时的跳出来提醒你继续为之努力。时间来到2019年,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紫阳县政府为发展旅游产业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开始支持农家乐向民宿转型,杨兴康心中的“民宿梦”又被勾了起来,“政府来宣传的时候心里就痒痒,就是怕投了钱,挣不回来。”然而,由于县政府对位于营梁村的紫阳富硒茶观光园的道路改造,他还没来得及付诸于行动的计划就又一次被搁置了。
为了配合道路改造,杨家院子开始歇业,杨兴康和家人只能在路边的空地上搭起锅灶,为客人继续在简陋的环境中以最农家的方式做着最地道的紫阳菜,“我们早上6点就得起来做蒸盆子,因为正宗的蒸盆子不能用高压锅,必须用蒸笼连续蒸4个小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路边小摊同杨家院子一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这其中有原生态模式的贡献,但更值得赞赏的是杨兴康“一壶茶不招呼两桌人”的原则。“就算你不在我这吃饭,我每来一桌客人我都会泡一壶新茶”兴康对于每一位客人都是格外重视,而这种重视也让客人体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有一次,两位客人在杨家院子休息时,杨兴康注意到客人年龄较大,便主动询问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为他们准备了些常备药物。正是这些微不足道,但却暖心的举动在吸引新游客时给杨家院子留下了无数回头客。
2021年,道路改造完成,杨家园子却没有正常营业,因为杨兴康的“民宿梦”终于落地了。
杨家院子民宿内部
紫阳县政府在2021年印发了《关于支持民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设立民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方式对全县民宿产业项目进行扶持。这极大减轻修建民宿的成本负担,于是在和父母商量之后,杨兴康便开始提交了计划,在政府委派的设计师的帮助下开始了民宿的修建,“因为设计费不用我们付,所以当时设计的很高大上,都是独栋树屋,我很中意。”兴康介绍到当时的规划。但出于往后客流量和承载能力的考虑,兴康并没有采用最初的方案,而是以中规中矩的客栈式布局完成了建设。
民宿在乡村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一方面能够充分展示乡村的文化与自然景观,产生一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更重要的,民宿可以整合乡村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实现一地一特色,真正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此,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紫阳县大力促进民宿产业发展助推高质量旅游发展,政府扶持了一批私人民宿的营建,并且出资建设了“花婆婆民宿”。
2022年,“花婆婆民宿”入围“雪鹿奖·乡建年度榜样”,紫阳县的民宿产业初步得到了行业认可。同一时间前后,杨家院子、梦紫阳、焕古六舍等15家精品民宿投入运营,说明了紫阳县民宿产业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完成了集群化布局,也意味着紫阳县加快了激活乡村资源、转化生态优势的步伐。
重新开业的杨家院子从提供单一就餐服务的农家乐发展成了集食宿、观景、游玩等项目一体的高端民宿。另外,由于背靠富硒茶叶观光园,杨兴康将茶叶与民宿旅游相结合,推出了采茶、制茶、品茶等与茶相关的体验活动,发挥地区特色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之路。面对逐渐回暖的生意,兴康更是望向了远方“我们村的集体茶厂马上就投产了,有了认证后,营梁村的茶叶名气肯定会大,我的生意肯定比现在还好。”
杨兴康24岁时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在山水之间放下乡愁,于灶台旁经营着一份农家生意,如今,36岁的他又在时代的影响下打造出自己的民宿,给营梁村的茶旅融合一份助力,为乡村发展平添几分色彩。(通讯员:雷博文张渤)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