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正文

集美区秉承陈嘉庚“劳育结合”办学理念,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特色模式

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2023-05-08 16:10:21

▲滨水学校水拓画工作坊的学生在创作。(滨水学校 供图)


(资料图)

新亭小学“披荆斩棘的爸爸”家长课堂上,一名家长分享鞋子的设计创意。 (新亭小学 供图)

园博幼儿园小朋友化身小木工。

集美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技能比赛上,学生用蔬菜拼出建筑模型。

马銮小学学生制作环保酵素。(马銮小学 供图)

园博幼儿园小朋友体验蔬菜加工,享受劳动乐趣。

图/集美区教育局 提供(除署名外)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杨跃强)百年前,陈嘉庚先生提出“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虽没有明确提出劳动教育,但他在创办集美学校过程中,无不表露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百年来,嘉庚先生所强调的“劳育结合”办学理念,成为集美教育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集美区传承陈嘉庚教育思想,注重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构建了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嘉庚特色劳动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独具集美特色的劳动教育之路。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厦门,参加2023年新时代劳动教育研讨暨培训会。集美区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之一,在会上分享劳动教育的“集美经验”。

亮点1

因地制宜 开发特色劳动课程

树叶、果皮等废品能变成什么宝贝呢?在马銮小学,孩子们把它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环保酵素,“年产量”多达1000多公斤。每年秋季开学,学校都会把灌装成瓶的酵素作为“见面礼”,送给新生家长,带动家长一起参与制作酵素。这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马銮小学已经坚持了十年,还曾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作为“厦门实践”的一个亮点向全国展示。

“我们将劳动教育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编制了《銮江少年——劳动实践指导手册》。”马銮小学德育主任陈奕萍介绍,该校本教材一套6册,将环保酵素的制作、使用、推广及观察研究贯穿其中,建立以环保酵素为核心的活动机制,开辟环保酵素基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点燃劳动的热情。

与马銮小学一样,目前集美区已有29所区属学校因地制宜,结合校情自编劳动教育校本教材或指导手册,如杏东小学《童年这样最美丽》、集美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实践周校本培训指导手册》。另外,4所完中均已编订《劳动教育与实践指导手册》。

此外,集美区深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并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发劳动特色课程。这些劳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地方课程等相辅相成,已成为集美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

以水为画布,以色彩为笔,拓印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滨水学校结合自身“若水文化”,创建了水拓画工作坊。从最初的简单的拓印,到复杂的花卉、动物造型,孩子们在水中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感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该工作坊获厦门市中小学艺术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三等奖。

亮点2

以赛促评 探索个性化评价机制

用黄瓜、胡萝卜等食材拼成集美学村牌坊、嘉庚建筑;两个小时内,按照规定尺寸制作出鲁班锁……今年3月,集美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技能比赛在集美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来自区属中小学的65支队伍134名选手在“学习笔袋制作”“食品搭配冷拼”“木工制作鲁班锁”三个项目中大展身手,角逐产生了一等奖6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19名和优秀奖26名。

这样的劳动技能比拼,在集美区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据悉,集美区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以赛促评,制定月份劳动比赛方案和评价标准,举办了全区中小学太空植物种植比赛、“以劳树德 幸福成长”劳动技能比赛、“劳动创新 诚毅先行”劳动成果孵化挑战赛、“亲子共劳 健康生活”家庭妙厨比赛等活动,塑造了一批“小劳模”“小先生”等劳动榜样,做到“月月有比试,校校有‘劳模’”,并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此外,该区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探索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评价制度体系,推行了“诚毅技美”劳动教育星级评价模式,建立从小学、初中、高中(中职)12年的“嘉庚劳动档案”,初步形成了劳动基础评价与劳动特长培养相结合、家校社齐参与的全方位评价体系。

亮点3

家校联动 夯实劳动教育基础

上个月,一群酷爸在新亭小学“成团”——该校举办“披荆斩棘的爸爸”家长课堂,“身怀绝技”的爸爸们走进课堂,带来天文、地理、生物、饮食等丰富的课外知识,带孩子们打开一扇扇探索新世界的大门。

特警爸爸为小朋友们量身定制“小小特警训练营”,带领大家学习防身技能;大厨爸爸带来有趣的美食烘焙课,教孩子们制作美味可口的糕点;工匠爸爸现场开设“鲁班工匠小课堂”,让小朋友们在制作鲁班锁、3D打印玩具中体验制造业的魅力……

开设家长课堂,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的魅力,是集美区家校联动、夯实劳动教育基础的举措之一。在集美区教育局指导下,各学校还引导学生参与日常家务劳动和社区公益服务,通过“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在育人理念上达成共识,让学生参与劳动,在实践中获得生活体验,为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奠定基础。

在集美区,学生参加家庭劳动已成为劳动教育的“规定动作”。杏东小学开创“家长伴学单”,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指导,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而后由家长与教师共同评价,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增强家庭责任感。

亮点4

完善师资 引入能工巧匠任教

前不久,集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中心在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揭牌。该中心充分挖掘辖区资源禀赋与嘉庚精神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发挥集美职校资源特色与教学优势,不仅为学生提供劳动技能体验,还搭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培训平台,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劳动教育师资培训,构建劳动教师培训体系,赋能劳动教师专业技能成长。

此前,集美区发布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完善中小幼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标准,目前全区已有专职劳动教研员以及471位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并聘请50多位专业人士或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

杏东小学聘任纸扎非遗传承人开设劳动课程,滨水学校聘请专业收纳师教导学生收纳,高浦小学聘请手工艺人开设丝网花制作课程…… 集美各学校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当地能工巧匠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实现了传统文化、专业技能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动手实践兴趣,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

亮点5

多方协同 拓展特色实践项目

闽南式屋顶铺满红色瓦片,西式屋身以罗马圆柱装点,这幢矗立在天马山脚下的嘉庚建筑,是陈嘉庚近百年前创办的集美农林学校的旧址。该校自1926年办学以来,就一直提倡学生参与劳动锻炼,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知识。

去年3月,集美区启动“集美农林学校”保护修缮工程。未来,集美区将结合嘉庚先生的劳动教育思想,将这里打造成一个“专业农业教育”和“农学休闲旅游”的农业教育综合体社区,围绕农业培训、农耕研学、乡村振兴文创等,打造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研学基地。

集美区教育局与区文旅局联动,开发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场所与研学实践课程。全区现有29家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4家区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22家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如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大国重器·水密隔舱造福船》等劳动实践项目。通过统筹区域各方资源,集美区打造集劳动技能实训、工匠精神培育、工业文化体验、职业体验认知和生涯规划为一体的特色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平台,进一步打响“嘉庚精神·集文化之美;诚心毅魄·研百工之学”特色劳动教育品牌。

此外,集美区教育局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利用集美产业优势项目,根据企业实际与学校教学需要,共建劳动实践基地,共编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如滨水学校与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公司合作开设农业类牛油果种植课程,曾营小学和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工业智能制造体验活动等。

【数字】

●在场所保障方面,目前集美区62所中小学均建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占比100%。

●在2022年5月进行的厦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集美区的学生综合劳动素养测评全市第一,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四个维度均达到优秀水平。

●在中小学劳动实践特色项目建设中,集美区共有5所学校获评省级特色项目,4所学校获评市级特色项目。

●截至2022年,13所学校获评厦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3所学校获评区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园。

【点击】

关于劳动教育

陈嘉庚曾这样说

“其他如智识、思想、能力、品格、实验、体育、园艺、音乐以及其他课外活动,均须注重,与其他正课相辅并行。”

“劳动项目,包括校内一切,上至窗户墙壁楼板,下至全校地面,床橱桌椅校具,花木、水沟、便所及其他一切,每星期至少一两次,挑水清晰扫拭,不避劳动不怕污秽,且须守恒不断,乃能收实效。此中劳动可养成卫生清洁,做事勤慎认真及锻炼体力习惯,将来出校任事庶不失其本性。”

“通学学生,亦当令其参加家庭等样劳动,并召集其家长,告以整风之利益,家庭与学校须互相联系,方易收效。”

【链接】

集美区教育基金会:

书写新时代“嘉庚故事”

一百多年来,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事迹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如今,在嘉庚故里,捐资兴学的传统仍在延续。近年来,集美区教育基金会在奖教奖学、助教助学、人才培养、扶贫助困等方面积极作为,主动服务集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了新时代尊师重教、捐资兴学的新篇章。

为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鼓励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汇聚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发展,集美区教育局于2020年10月发起筹备“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基金会”。2021年4月,在集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民政厅、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正式登记成立。

近两年来,集美区教育基金会坚持以“凝聚爱心,服务教育”为工作宗旨,以“守正创新,笃行致远;诚实守信,廉洁奉公”为工作原则,以党建引领自身建设,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规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奖教奖学、助教助学、培养教育人才、支持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育文化发展与教育文化交流、助力校园疫情防控等教育慈善活动,为推动集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为2020-2021学年度集美区教育系统各类优秀个人325人、厦门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获奖教师147人、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师5人、2021-2022学年度集美区教育系统各类优秀个人及“扎根乡村学校30年”的教师389人、2022年集美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获得者颁发奖励金;坚持每年向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颁发奖励金,每年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低保户家庭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孤儿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工作,已资助学生近千人次;坚持每年开展重大疾病教职工慰问工作,已慰问50人次;向2022年统招的20名品学兼优高一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并将连续资助三年直至高中毕业;积极与集美区教育局、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开展“校长领航工程”“名师远航工程”“新秀启航工程”“教学优化工程”“民办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资助集美区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中学名校长工作室、小学管理研修室和幼儿园管理研修室的建设和相关活动,资助小学后备干部学习共同体成员和小学校长学习研究共同体成员赴名校跟岗挂职锻炼,资助举办教师岗位大练兵及相应的教育教学竞赛、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资助培训和培养民办中小学区级骨干教师。

目前,集美区教育基金会已募集资金6000多万元,各项公益项目支出近1000万元;2022年度公益事业支出占上年度总收入的比例达74.78%,管理费仅占总支出的2.29%。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