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你与陌生人通过口头约定,达成过互寄物品的约定吗?最近,“特产盲盒”这个吃货的游戏,成了网友间新的社交方式。有网友表示,感受到了陌生人的温暖,也有网友表示,心怀期待,收获失望。
(相关资料图)
你打开的“特产盲盒”里都有什么
在西安一家私企上班的欢悦已有过三次互换特产的经历,最近的一次,是和云南一位网友达成的。“我们通过口头约定,互寄家乡特产,互寄本着平等交换的原则,我们会提前商量好总价,然后按照这个价格采购。”欢悦说,她们此次约好互换200元的特产。
欢悦寄出的特产包括凉皮、甑糕、牛肉泡馍、葫芦鸡、桂花糕等。总共花费218元,对于比商量好的总价多花18元,欢悦并不介意,“之前的一次互换中,黑龙江的一位小姐姐寄来了明显超过约定价格的特产,重要的是品尝到当地特产,多花一点钱没有什么的。”
收到对方寄来的特产,欢悦满心欢喜地打开,鲜花饼、过桥米线、菌菇、青稞酥、芒果干……一样样拿出,特产摆满了半张瑜伽垫。“当天,我就拿麻辣牛肝菌拌饭吃了,好吃得很。”欢悦以前和朋友去过云南,很喜欢吃鲜花饼,此次收到,她当即打开一个吃了起来,“熟悉的味道,满满的回忆。”
“特产盲盒” 有人欢喜有人忧
家住翠华路的何崎互换两次特产后,再也没有了想法。“寄出用心采买的满满一箱特产,收到了一个特产大礼包。”何崎说,不仅价格不对等,自己的心意也有被辜负的感觉,“那样的大礼包,我上网就能买到。”
一位网友得知何崎的遭遇后表示,“至少你还收到了特产,我收到的,应该是随便一个商店买来的零食,与特产毫无关系。”“谁有我惨,我寄出特产后,直接被拉黑。”一位网友的遭遇,让不少人的心里没了底。
心理咨询师胡洁表示,“特产互换”的行为涉及信任的建立和权衡风险与回报的心理过程。但互相邮寄特产的方式,没有法律约束,更多的是通过口头约定达成,难免会出现邮寄成本不对等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对方未寄、拉黑联系方式的欺骗行为。“不少人抱着从众心理,从众的同时,应保持理性和警惕,认识到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在交换特产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尽量隐藏个人住所等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如果对方在互换特产过程中存在主观恶意,收到快递后立即拉黑,以不法占有为目的,且达到‘金额较大’的程度,就有可能涉嫌诈骗罪。”有律师提醒道。
本报记者 陶颖
编辑:张佳萌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