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相关资料图)
7月28日,为期两周的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闭幕。在会议期间举办的“科学家面对面”“青少年科学海报展示交流”等活动中,国内外科学家分享了从事基础研究、开展人才培养的心得。兴趣、好奇心,是科学家们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在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诺贝尔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将基础科学称为“好奇心驱动的科学”。在他看来,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就要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探索、自己寻找答案。(据7月31日《人民日报》)
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留住了其质疑能力、问题意识、敢于想象、敢于挑战等创造性潜质。因此,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话题,成了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的重要话题。可当下,中国孩子好奇心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过,“现在大面积的中国孩子越往上长,就越失去好奇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其一,“唯分是从”“唯答案是从”的单一评价模式,一味放大和挖掘了孩子的分数潜能、刷题能力、冲刺书山题海的能力,就容易对分数以外的创新思维、多元思维、质疑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忽略忽视。其二,一直以来,很多家庭和学校教育仍然将“听话”当作对孩子的最大要求。不够听话的孩子、过分顽劣的孩子,就会受到批评甚至被边缘化。久而久之,孩子标新立异、大胆想象等创造性思维受到打压,也会慢慢萎缩。因此,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被看见”。
要打破“分数挂帅”,让多元评价制度早日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培养各行各业拔尖的创新人才”的要求,为多元评价制度、创造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我们期待高校录取标准、中小学校和家长评价制度,在注重孩子分数的同时,也能想方设法通过活动育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等教育通道,为多元发展思维、多元评价制度多搭舞台、多留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赏识和重视,为好奇心的发展预留广阔的制度通道。
要多营造民主、平等、协商等轻松教育氛围,鼓励孩子质疑求真。现在孩子的民主公平、新信息的需求量非常大,问题意识也强了很多。对于各种高难度、智能化玩具和游戏,孩子们总能玩得得心应手。因此,家长和老师应摒弃家长作风,倡导民主教风,鼓励孩子自由,甚至允许孩子“大胆撒野大胆玩”。孩子的自由度、和谐度越高,好奇心成长的速度、力度就越大、越强。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我们要及时纠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和不当现象,通过更多货真价实的被看见、被重视,为好奇心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赛道。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